•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记录-老爸术后两年4个月,易+9291联合用药两个月全面进展,吃XL184第一天就效果明显

[复制链接]
79609 154 brookzhan 发表于 2014-4-9 21:56:11 |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8-29 2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洛安 发表于 2015-8-26 14:53
谢谢楼主的收藏和分享,果断收藏了。
关于服用9291后,体感不错,cea涨的问题,你可以借鉴下我家,我家第 ...

谢谢!也祝福你家一切都好!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8-29 2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一直有个疑问:如果CEA是滞后的,怎么判断当月使用的靶向药是有效的?如果滞后一个月,那其实体现的是上个月的靶向药的效果。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1 19: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免疫细胞(immune cell)是白细胞的俗称,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
淋巴细胞包括 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3-CD19+)、NK细胞(CD3-CD16+CD56+),其中,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成。
T 淋巴细胞:就是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
CD3+ 淋巴细胞代表全T淋巴细胞,它包括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CD4+T细胞纯真亚群(CD4+CD45RA+/CD4+CD45RA+62L+)和记忆亚群(CD4+CD45RA-/CD4+CD45RO+)、功能亚群(CD28+)、激活亚群(CD38+、HLA-DR+)、凋亡亚群(CD95+)等。
CD4 和 CD4+ 的区别
实际上,患者常说的CD4就是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CD4+T淋巴细胞的正确细胞是CD3和CD4全部双阳性的细胞,同样,患者常说的CD8就是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CD8+T淋巴细胞是CD3和CD8都为阳性的细胞。在识别CD4和CD8中不应包括其他细胞型别的非T淋巴细胞,比如CD3-CD4+细胞,因为此处CD3为阴性。这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文字表述CD3、CD4、CD8后面带有+号的原因,或者如同上面一样——出现更让我们这些外行眼晕的CD3+CD4+、CD3+CD8+。
CD3+CD4+ 代表 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简称为CD4)
CD3+CD8+ 代表 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亚群(简称为CD8)
CD3+CD4+/ CD3+CD8+ 代表 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的比值 (简称为CD4/CD8比值)
CD4 加 CD8 等于 CD3 吗?
CD3+理论上应约等于CD4+细胞和CD8+细胞的总和,但往往出现CD4+加CD8+细胞之和大于CD3+,这是因为CD4+细胞包括CD3+/CD4+细胞(真正Th细胞)和CD3-CD4+细胞(非Ts细胞),而后者包括CD3-CD8+CD16+56+细胞(一部分NK细胞)和CD3-CD8+CD16+56-(未知细胞),这部分CD8阳性细胞并不表达CD3。真正的TH细胞是CD3+CD4+细胞,真正Ts细胞是CD3+CD8+细胞。尤其当患者NK细胞明显增加时,会使CD4细胞和CD8细胞的总和远大于CD3+细胞。所以,用CD4、CD8的值来得出CD3的值是不准确的,反之亦然。
我们简单记住——CD3约等于但必然小于CD4加CD8之和。
CD4/CD8比值
由于HIV的攻击对象正是人体的CD4细胞,因此CD4记数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是提供HIV感染患者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CD4细胞的绝对计数通常会随生理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而CD4和CD8的比值则相对比较稳定。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频率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CD4 T细胞计数小于200、CD4/CD8比值小于0.20,机会性感染明显增加,且随着病情进展同时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几率也明显增加。
健康人的数值范围
估计鉴于中国地域、种族等差异原因,加之缺少足够的大样本报告,目前看到的参考范围各有不同,而且以相对计数(百分比)为主。现在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各亚群数量和比例多以流式细胞术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分单平台法和双平台法。单平台法更精确,但标准荧光微球价格昂贵,且流式细胞仪目前操作未实现全程自动化,手工环节误差难以掌握。双平台法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对计数(百分比),从而计算出待测细胞的绝对计数,这可能就是我们看到的参考范围多是百分比的缘故。卫生部2011年12月14日发布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2012年6月1日正式实施,指南中并未划定健康人的参考数值。诸位可以参看E-HIV此前转载的相关文献:HIV感染者与健康人CD4、CD8及其比值对照和不同年龄组CD4、CD8正常值调查 。或者参看以下不全面的数据:
相对计数参考数据一:
CD3+细胞阳性率61%~85%;CD4+细胞阳性率28%~58%;CD8+细胞阳性率19%~48%;CD4/CD8比值为0.9~2.0。
相对计数参考数据二:
CD3:60-80% ; CD4:35-55% ; CD8:20-30% ;CD4/CD8比值:1.4-2.0。
CD4/CD8比值还有一数据为1.66±0.33
绝对计数:
CD4的正常值范围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差别,即便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指标也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比较认可的范围是每微升血中500~1500个。我们实验室通过对我国20—40岁青壮年人群样本的检测发现,CD4的平均值为750个左右,但也不乏每微升血中只含有CD4细胞350或者400个的健康成人。随着年龄增长(如60岁以上),CD4细胞会逐渐减少。单纯的精神因素完全可以导致CD4偏低,如抑郁症可以使CD4低至每微升血300个,甚至200多个。正常情况下CD4/CD8比值介于1.5~2.5之间,95%的正常人CD4/CD8的比值都在1以上,但是也有一些正常人可以发生倒置(即比值低于1)。
—— 以上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上李太生的问答,网址:点击
李太生是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和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副组长,所在的北京协和医院是《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的主要起草单位。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中对指标异常的叙述:
CD4+T细胞减少:常见于恶性肿瘤、 遗传性免疫缺陷症、 艾滋病、 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CD8+T细胞:增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活动性肝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恶性肿瘤及其他病毒感染等。降低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尿病等。
CD4+T/CD8+T比值:降低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移植恢复期、 肾病等,艾滋病患者的 CD4/CD8比值多在0.5以下。增高见于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尿病等。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1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CD4和CD8都是T淋巴细胞。它分为T辅助淋巴细胞和T抑制细胞。它们在整个人体免疫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T辅助淋巴细胞带有大量CD4分子,所以叫CD4细胞,简称T4细胞;作用是,有病毒入侵,CD4对免疫系统发出对抗信息。起到免疫应答的枢纽作用。CD4本身不杀病毒。
HIV病毒对CD4分子有亲嗜性,凡带有CD4分子的细胞就成了它侵害的靶子。这些细胞主要是T4和巨噬细胞,此外还有粘膜、淋巴结L细胞、神经细胞和树突细胞。它们表面也有CD4分子,也易受到攻击。CD4细胞正常值标准,在我国多为420以上。
T抑制淋巴细胞是我们常说的CD8细胞,简称T8细胞。作用是接到对抗信息后抑制和抗击病毒。
正常情况下,CD4细胞在整个T淋巴细胞中占65%,CD8占35%,其比值为1.75—2.1。
人体感染了HIV后,免疫系统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CD4数量减少,CD8数量相对增多,比例失调,其比值小于1.0。出现比例倒挂,表明免疫力已经损伤到非常严重程度。
随着病情发展,CD8也开始下降。最后,T细胞几乎消失。CD4与CD8比值已没有意义。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CD4 CD8 正常参考值:
CD3:60-80% ; CD4:35-55% ; CD8:20-30% ;
CD4/CD8比值:1.4-2.0
所以说,当你发现小四升高时,你要同时看看你cd4的%百分比升了没有,是多少?小四的百分比若低于30%说明你的cd4占你身体内所有淋巴数量还是过低,小四的数值即使高也是虚高,还得需要注意身体。
下面可以看看对于小四和小八数量的升高和减少代表什么?
CD4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CD8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自身免疫病,如 SLE 、慢性活动性 肝炎 、肿瘤及病毒感染等。所以说小八升的太高可不是好事,说明你体内病毒过多,身体内免疫系统小八在大量增加用于抵抗病毒,可惜我们的免疫系统还不能抵抗hiv……
CD4 / CD8 比值异常: CD4 / CD8 的比值做为免疫调节的一项指标,正常值约 1.4 ~ 2.0 ,若其比值> 2.0 或< 1.4 ,表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CD4 / CD8 < 1 . 4 常见于 ①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的比值常小于 0.5 ; ② 恶性肿瘤; ③ 再生障碍性 贫血 ,某些 白血病 ; ④ 某些病毒感染,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当CD4 / CD8 > 2.0 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I 型糖尿病 等等。

CD3+CD4+ 代表 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病友们简称为CD4)
CD3+CD8+ 代表 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亚群(病友们简称为CD8)
CD3+CD4+/ CD3+CD8+ 代表 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的比值 (病友们简称为CD4/CD8比值
由于HIV的攻击对象正是人体的CD4细胞,因此CD4记数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是提供HIV感染患者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但是CD4细胞的绝对计数通常会随生理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而CD4和CD8的比值则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大家要注意: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频率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CD4 T细胞计数小于200、CD4/CD8比值小于0.20,机会性感染就会明显增加,且随着病情进展同时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几率也明显增加。所以小四和小八的比值很重要,当小于0.2的朋友就要更加注意身体受到其它感染。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3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brookzhan 于 2015-9-3 21:54 编辑

转贴-网友康来的帖子, 关于脑转的资料:

脑转了,第一时间怎么办呢?

复查检查发现的脑转还没有症状的,肯定优先使用靶向。

脑转有症状的,视症状的严重程度结合脑转的数量综合考虑:
1. 症状不严重的,还是优先靶向看效果。
2. 症状影响生活的,单发或三发以下的优先射波刀,如不能使用射波刀的则优先伽马刀。配合靶向来进行。
3. 症状相当严重的,只能上全脑放了,全脑放再配合靶向。
4. 是否再考虑培美化疗或其它的入脑化疗药物,跟据个人的情况、参考版上的帖子和医生的意见综合考量。脑转是比较难对付的,要多看多想慎重处理。


坛内有关脑转的一些贴子(逐步完善中,如看到好的贴子也请跟贴上链接,将一并整理在本楼):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 ... id=35538&page=1

第5楼。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8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辉瑞CDK抑制剂palbociclib(PD-0332991)

制药巨头辉瑞本周三宣布,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palbociclib(PD-0332991)获得美国FDA“突破性药物”称号,这也是美国FDA自2012年7月进一步拓展“创新与安全法案”以来授予的第四个“突破性疗法”,且是唯一一个未上市的实验药获得该项殊荣。FDA的这项决议是根据palbociclib和来曲唑(letrozole)联合用药的一个二期临床实验结果,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根据现有实验结果,palbociclib联合用药和来曲唑单独用药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单独用药的7.5个月延长至26.1个月,具有统计学显著。主要副作用包括疲乏和嗜中性白血球减少。

【药源解析】:CDK是一个很老而又具有争议的抗肿瘤靶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进行过多项临床实验,因为药效不明显且显示较高毒性而一直未能进入晚期临床研究。鉴于CDK对正常细胞的调控功能,大部分专家相信尤其是广谱的CDK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的治疗窗口会很小。制药巨头赛诺菲、施贵宝、罗氏等制药公司早些年就停止了其CDK抑制剂的开发。

笔者认为,CDK抑制剂的研发过程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药研发领域的两种开发策略。上世纪九十年代,CDK是抗肿瘤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多路诸侯一拥而上,结果发现CDK抑制剂研发的难度要远比预期难得多,CDK对所有细胞的增殖与死亡都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广谱的CDK抑制剂,尤其是针对未经过基因筛选的患者很难展现较高的治疗窗口。剂量大了毒性太高,而小了又没有药效。所以,当时报道的CDK抑制剂基本没有明显的治疗窗。其次,因为大部分CDK亚型的化学结构很接近,化学上也很难得到高选择的抑制剂。理想状态下,只有那些选择性超过一千倍以上的化合物才真正具有临床意义,而这个要求对于CDK的多种亚型来说在化学上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目标。第三,研究CDK抑制剂还缺乏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从而很难根据基因特征来筛选患者。所以在开发策略上是“捏软柿子”,“打不过就跑”,还是分析事物的本质,在原有基础之上找到突破是研发理念的选择,各有各的缺陷和优势。


策略上赛诺菲、施贵宝、罗氏等制药公司选择退出无可非议,因为任何公司的研发资源都有限,在当时情况下的确当然应该选择哪些更有希望的研究课题。再加上肿瘤信号通路的复杂性和互换性,比如CDK2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起CDK4和CDK6的功能,甚至也可以被其它信号通路取代,使CDK甚至整个蛋白酯酶研发领域更扑簌迷离。辉瑞的初步成功表明,选择性地抑制精心挑选的一组激酶能取得更好的疗效。Palbocyclib同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型4(CDK4)和亚型6(CDK6)。CDK4、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结合,调节细胞周期G1期的时相转变。抑制CDK4、CDK6能阻止视网膜母细胞抑癌基因蛋白(Rb)的钝化,干扰肿瘤的生长。而且临床结果的分析比较指出,palbocyclib的应答率和雌激素阳性直接相关,表明ER是较好的生物标记,也是这个早期临床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辉瑞已经开始Palbocyclib的一个随机、多中心、双盲的三期临床实验,评价作为一线药物,治疗E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ISI分析师Mark Schoenebaum预测palbociclib要到2017年以后才能上市,销售额峰值将高达二十到六十亿美元。

老马的新闻帖子: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05

论坛服用案例: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27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9 22: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TOMO放射治疗

  TOMO放射治疗系统,是当今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被誉为肿瘤治疗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展”。TOMO放射治疗系统将一台6兆伏(MV)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主要部件安装在64排螺旋CT的滑环机架上,集IMRT(调强放射治疗)和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于一体,以螺旋CT旋转扫描方式,结合高科技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通过360度旋转, 51个弧度照射,从而实现40 cm×160 cm范围内的任何剂量分布要求,杀死这一范围内的各种分布、各种位置和各种形状的癌细胞。同时,通过这一技术,还构建了放疗技术发展的新平台:ART(自适应放疗)或剂量引导放疗(DGRT),全程动态监控癌细胞的变化,并和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及时修正剂量与分布,对肿瘤患者进行超高精度的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不受伤害,对患者的器官功能影响小,治疗后的康复周期短。TOMO放射治疗系统一经推出,迅速受到国际放疗界的认可和推崇,已有超过700篇的国际级临床文献和报道,对其技术平台的先进性和临床疗效的优异性予以肯定,一大批世界知名肿瘤中心先后装备了多台TOMO放射治疗系统。 由于设备先进,尽管价格昂贵,截至目前为止,在亚洲地区日本已装机17台,台湾12台。从理论扩展与实际应用方面,TOMO放射治疗系统都被认为是现代肿瘤精确放疗的顶级设备。

  TOMO放射治疗系统相比于传统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肿瘤剂量适形度更高,肿瘤剂量强度调节更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剂量调节更细。具体体现为:

  ①、360度旋转,51个弧度,全方位断层扫描照射
  在线成像系统确定或精确调整肿瘤位置,数以千计的放射子野以螺旋方式围绕病人实施精确照射。从而可以使高度适形的处方剂量送达靶区,敏感器官的受量大大降低或避免。

  ②、卓越的图像引导功能
  TOMO放射治疗系统的成像和治疗采用同一放射源——兆伏级射线,在放疗的同时即可采集CT数据,使放射治疗和螺旋CT流畅结合。

  ③、自适应放疗,动态跟踪定位
  CT成像探测器会在放疗的同时收集穿透病人身体后的X线,从而推算出肿瘤实际吸收的射线能量,为以后的放疗剂量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

  ④、治疗范围广,治疗环节少,自动化程度高
  TOMO放射治疗系统集治疗计划、剂量计算、兆伏级CT 扫描、定位、验证和螺旋放射功能于一体,治疗摆位和验证自动化程度高,花费时间少。

  TOMO放射治疗系统用于临床有较宽广的适应证,是用于治疗脑、头颈、胸、腹部、盆腔、脊髓等部位肿瘤。TOMO放射治疗系统能完全满足SBRT的区域:
  病人固定稳固且舒适;
  ② 呼吸调控至最小化,呼吸引起的靶区移动减少至最低程度;
  ③ 不同影像模式易于切换(MR到4DCT,PET到4DCT等);
  ④ 设备对射线的衰减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准确计算病人的剂量。
  TOMO放射治疗系统可用于至今临床难以解决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全脊髓照射、全淋巴结照射等特殊治疗。
  美国CNN对TOMO放射治疗系统的评价——肿瘤治疗的颠峰产品!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9 2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Lenvatinib/E7080/乐伐替尼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 ... p;extra=&page=1


  卫材(Eisai)公司的Lenvatinib是多重作用靶点,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靶点:VEGFR-1、VEGFR-2、VEGFR-3、FGFR1、PDGFR、cKit、Ret。2012年获得孤儿药资格。
  
(1)肝细胞癌(HCC)
  2011年,日本与韩国联合进行了Lenvatinib的I期、II期肝癌临床试验。其中,I期临床试验在日本进行,共纳入6例Child-Pugh A级(5~6分)患者(中等程度肝硬化)和6例Child-Pugh B级(7~8分)患者进行药物剂量耐受性试验。在确定了推荐剂量后,日本与韩国联合进行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Child-Pugh A级患者46例。结果,治疗后36例患者显示肿瘤缩小,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不可评价(NE)分别为7例、21例、15例和3例,平均进展时间为7.5个月(IRR评估法),总生存期为18.3个月。在II期临床试验阶段,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5%,其中高血压35例(76.1%)、手足口综合征28例(60.9%)、厌食25例(54.3%,)、蛋白尿24例(52.2%)、血小板减少23例(50%)、疲劳22例(47.8%)、腹泻16(34.8%)、喑哑16例(34.8%)、粒细胞减少16例(34.8%)、恶心15例(32.6%)、便秘14例(30.4%)、外周组织水肿14例(30.4%)、脸部潮红12例(26.1%)。
  目前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940例,按1:1随机分为Lenvatinib组与索拉非尼组,Lenvatinib组基线体重>60 kg的患者用量为12 mg/qd、用药4周,体重<60 kg的患者用量为8 mg/qd、用药4周;索拉非尼组患者用量为400 mg/Bid、用药4周。纳入标准:①确诊为HCC,②未行肝切除术,③BCLC B期或C期,④Child-PughA,⑤ECOG评分为0或1级,⑥按mRECIST标准至少存在一个靶点损伤。按地区、MVI、ECOG评分、体重等条件分层,首要终点事件为总体生存率。

(2)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卫材(Eisai)2014年8月18日宣布,已分别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抗癌药lenvatinib的监管文件,寻求批准用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治疗。
        Lenvatinib在日本、美国、欧盟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基于III期SELECT研究的积极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调查了口服Lenvatinib(24mg)治疗放射性碘131抵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疗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数据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Lenvatinib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18.3个月 vs 3.6个月,p<0.0001),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使用Lenvatinib治疗的5个最常见不良反应分别为:高血压(68%)、腹泻(59%)、食欲下降(50%)、体重减轻(46%)和恶心(41%)。其中≥3级的为高血压(42%)、蛋白尿(10%)、体重减轻(10%)、腹泻(8%)和食欲下降(5%)。78.5% 的患者因为不良反应减少了使用剂量,14.2% 的患者停止了Lenvatinib治疗。

(3)非小细胞肺癌(NSCLC)
A Study Compar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est Supportive Care Plus E7080 Versus Best Supportive Care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or Lung Cancer That Has Spread, Who Have Been Previously Treated, Unsuccessfully, With at Least 2 Different Treatments,2期
Background: Lenvatinib (E7080; LEN) is an ora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argeting VEGFR1-3, FGFR1-4, RET, KIT, and PDGFRβ with evidence of antitumor activity in a broad range of solid tumors. Currently there is an unmet medical need for treatments in third-line or greater NSCLC patients (pt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f LEN 24 mg PO once daily + BSC vs. placebo (PBO) + BSC (2:1 randomization). Pts with nonsquamous NSCLC who had failed ≥ 2 two systemic anticancer regimens were enrolled. Prior erlotinib or gefitinib was required for pts with known EGFR-activating mutations.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overall survival (O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were based on investigator assessment. Efficacy endpoints were estimated via Kaplan-Meier. Results: 135 pts enrolled in the study. Per protocol, the study was unblinded and analyzed after 90 deaths. 76% received ≥ 3 prior anti-cancer regimens and 85% received prior erlotinib or gefitinib (similar rates in each arm). A summary of efficacy and safety is presented by study arm (Table). In a post hoc analysis, a similar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among subjects with wild-type EGFR. Conclusions: LEN in addition to BSC demonstrated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both OS and PFS (~ 3 months) in heavily pretreated patients with NSCLC, including those who received prior EGFR inhibitors. LEN was generally well-tolerated, with an AE profile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LEN monotherapy studies. These data warrant additional evaluation of LEN in this population.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 NCT01529112.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Activity of Lenvatinib (E7080) in Subjects With KIF5B-RET-Posit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5)心脏毒性
该研究对健康志愿者进行Lenvatinib全面QT(TQT)研究,使用浓度效应模型,研究药物高血浆水平下的TQT作用。研究者们让5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接受32mg Lenvatinib单一剂量、安慰剂或400mg莫西沙星治疗。记录连续心电图,评估经过安慰剂校正的QTcF基线变化(&#8710;&#8710;QTcF)。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Lenvatinib血浆水平和QTcF的关系。乐伐替尼与按心率校正QT间期(QTc)无临床相关性。浓度效应模型证明,Lenvatinib高血浆浓度时,不会导致QTc延长。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June 2014, 73(6): 1109-1117

(6)临床形态
Lenvatinib mesilate,胃溶胶囊。

(7)药代动力学
        Lenvatinib的半衰期平均为27.6小时,服药后2小时达到血药峰值。高脂肪食物几乎不影响血药浓度,但会延迟Lenvatinib的吸收(血药达峰时间从2小时延迟到4小时)。P-gp抑制剂会提高Lenvatinib的血药浓度。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9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体能表现(Performance Status)

是衡量癌症患者能否进行日常活动的指标,对患者评分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及能否耐受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有两种评分系统:包括 ECOG/WHO 系统, 及 the Karnofsky 评分;
其中 EOCG/WHO 评分将患者的 PS 分为 5 级:

0 级 - 活动能力不受限;
1 级 - 无法从事力量运动,但可从事轻度的家务工作或轻量的活动;
2 级 - 可以自我照顾,但不能工作,清醒时下床时间大于总时间的 50%;
3 级 - 清醒时下床时间小于总时间的 50%,但可进行适当的自我照顾;
4- 完全无能;完全无法下床;完全无法自我照顾;
5 级 - 死亡。
brookzhan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5-9-11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brookzhan 于 2015-9-12 11:14 编辑

距离上次检查18天后,再次检查CEA,结果还是上涨了。
9291每天50mg从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服用了37天。
这段时间身体状态和感觉还不错,但是CEA已经到历史新高了!
现在就有些棘手了,9291难道真的无效?后面该怎么做?
需要换药吗?

下周准备去医院全面复查。

===检查概况===========
前几个月都是每天一颗易瑞沙,
7/19日, CEA=20.22
8/5日开始至今,每天吃易瑞沙+9291(50mg),
8/23日,CEA=26.77, 上涨32%
9/10日,CEA=32.36, 继续上涨21%
至9月10日检查,一共吃了37颗9291(50mg)。
=================================

6/21/2015继续易瑞沙19.1-16.99%
7/19/2015继续易瑞沙20.225.86%
8/23/2015继续易瑞沙;8/5日开始每天易瑞沙+9291,50mg,共17天26.7732.39%
9/10/2015继续每天易瑞沙+9291(50mg)32.3620.88%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