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c& U3 s* v3 @ ?
作者:方侨 9 e+ T) e" d1 s) l5 g1 f
癌症作为中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即使在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也依然阻止不了癌症的侵袭。 & i" O" N$ Z4 O0 v* e! _
图1 2020年新病例估计数量(包括所有癌种、性别及年龄段)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 B/ ]/ P \! _( G. N% a' o& J, y
' `: Q7 }% U- Q图2 2020年估计死亡人数(包括所有癌种、性别及年龄段)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4 i% g5 |' T5 [+ h) r; Y1 z
根据上图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居首位。作为时时刻刻悬在头上的“利刃”,癌症正以我们难以预计的速度侵害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的防癌、抗癌对全世界的健康状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2 S, w9 W1 e! H
以美国为例,下图描绘了2022年男性和女性中诊断出的最常见的癌症及死亡率最高的十大癌症类型。前列腺癌、肺癌和支气管癌(以下简称肺癌)以及结肠直肠癌(CRC)占男性所有发病病例的近一半(48%),仅前列腺癌就占诊断的27%。对于女性,乳腺癌、肺癌和CRC占所有新诊断的51%,仅乳腺癌就占近三分之一。死亡人数最多的则是男性的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以及女性的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 u( W( T2 @4 g& n: R7 o( F! s
( J, B- O5 e. t! G
! ~5 A+ [7 Q3 V( k C图3、4 按性别分列的估计新癌症病例和死亡的十大癌症类型(美国,2022年) $ q; [! E o6 C. g) n( O1 O. K
中国的癌症谱正在发生变化,除了肝癌、胃癌、食管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和负担沉重外,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负担正在迅速增长。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发现,我国的癌症概况正逐渐向发达国家的癌症概况转变。
5 A& C. @7 `1 l) t! U0 g我国男性肺癌的发生率最高,而在女性中,乳腺癌则超过了肺癌,成为发生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仍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也是中美两国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继续增加中国的癌症负担。
& k: t/ s8 n# q9 Z% A图5 估计癌症发病病例数及死亡人数(中国,男性,2020年)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 w) n- o7 W+ k. x
5 h7 ?0 K- e7 D' z. C- a图6 估计癌症发病病例数及死亡人数(中国,女性,2020年)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 J; [5 d: a$ e8 E
接下来,我们就从“恶性肿瘤排行榜”排名前五的癌症入手,来分别聊一聊它们的数据情况。 * y# O A- h- N; e. \7 F5 j
. g Z; G9 O* R% k3 u" z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病死率第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榜首,并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进展,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 O; m5 F* o) }% o图7 2020年肺癌估计死亡人数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4 ]. Q6 E# w( b" w3 F
( y1 `: Z) ]8 @2 p- u/ P
图8 2020年肺癌估计新发病例 图片来源: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iarc.fr)
/ J) ?1 e( t1 s)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2000-2004年的18.7%微涨至2010-2014年的19.8%。近年来,随着多种治疗方案的出现与推广,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均稳步提高,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仍相对缓慢。尽管近几十年来肺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20%。 8 `- b+ K& A/ h/ I# ], S! N
2021年癌症数据统计显示,2014-2018年肺癌致死率约占癌症总死亡率的46%,仍高居癌症死亡榜的榜首。在肺部的恶性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约占 85%,其中约7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7.6%。
7 T, P5 s, \2 W而早期肺癌患者经手术切除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80%以上,所以对肺癌早预防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肺癌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治疗手段的多样化,也是提高肺癌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 C7 y) S7 p- G4 O9 u/ X
, |# Y/ _' p1 o# K: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4位,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5 \! R2 t; e4 `' M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但结直肠癌易复发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约14%,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0%。因此,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5 D, \' Y$ c, z$ y+ k# X
随着结直肠癌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不断更新,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不断提高,2012年至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56.9%。
; `: R3 G2 b2 e/ \5 c+ s8 n
; N* J# n% \: R( c7 q! i, w
. I3 A9 B! M: h# D3 A4 q据统计,胃癌发病率居全球第5位,病死率居第4位。在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中,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我国癌症发病谱上第3位。胃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 D& \+ |$ J9 A' f
中国胃癌5年生存率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4年、2005年至2009年和2010年至2014年统计数据分别为30.2%、33.2%和35.9%。随着胃癌治疗方案的多样化,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95%以上。
/ ^, U- I1 }& @ [% t3 d4 o% m然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尽管胃癌多模式治疗(全身化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等)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一旦胃癌发展到晚期,5年生存率仍不到20%。如何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仍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 h2 j9 }- o2 x7 ^0 v
/ l% V+ U& p$ `6 |/ K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结肠癌及胃癌,居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我国肝癌发生率居全球首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癌病死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中国每年死于原发性肝癌约为11~13万人,超过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50.0%。
0 K! w8 P# x, B4 G0 L# ?7 N! X由于原发性肝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确诊肝癌时已到中晚期,多年来肝癌的治疗手段进展缓慢,生存率改善并不理想。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 B$ \0 q [0 v$ h/ R研究表明,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30%,一旦转移到周围淋巴结,5年生存率会下降到10%左右,而一旦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只有2%。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让我们意识到,肝癌治疗的路还有很长,而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早预防远比早治疗更为重要。 5 i4 q+ E2 T0 W$ v. \
3 X" Z* W" n5 T( e% U
3 J1 E. a6 Q( `1 D- k: ]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快速升高趋势,并在女性肿瘤中始终占有首要位置,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6%。
- ~7 u3 {* E4 s1 S0 M+ T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新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90%,10年生存率为83%,大部分确诊时没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9%。 + c5 \" w' ~! m9 s
由于男性乳腺癌极少发生,且男性乳腺癌为无痛性乳块,这就导致男性忽视了乳腺癌的发生,就诊时往往是中晚期。因此,男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极低。 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多样化治疗方案的应用,都是提高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男性乳腺癌发生比例不到所有乳腺癌的1%,但近年来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提高男性对乳腺癌的认知程度,加强健康教育,也尤为重要。 / q( X- y0 q( }/ s) A7 y3 k) H
了解恶性肿瘤的排名数据分析,是为了让大家对发病率高的癌症加以防范,对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癌症也不掉以轻心。癌症不是突发疾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得越早,治疗越及时,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 c; y# B$ I1 n7 u3 Q生命面前,癌症远不是纸上冰冷的数据,发病率的数字再低,一旦患上,对于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无论任何癌症,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轻视大意,早预防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都是远离疾病,改善预后的最好方法。 # [7 I! v X) v+ }
4 l' W2 Z! s- j" B( ]参考文献 [1]邱海波,曹素梅,徐瑞华.基于2020年全球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负担的时间趋势及与美国和英国数据的比较[J].癌症,2022,41(04):165-177. [2]陆恩昊,姚逸临,李和根,朱丽华,周蕾,范瑞,欧阳怡然,张任,田合川.基于循环肿瘤细胞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术后Ⅰb~Ⅱ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6(04):31-35.DOI:10.16306/j.1008-861x.2022.04.005. [3]刘丽,武愫斌.双氧化酶成熟因子2基因检测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08):1029-1032. [4]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中国原发性结直肠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7):623-627. [5]陈慧心,黄莹莹,李子欣,易丹,张莹.败酱草及其有效成分抗结直肠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22,45(07):1435-1439. [6]樊雪琪,郭佳,张斌,周小龙,李洪兴,吴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用水硝酸盐污染及其两者间交互作用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2,21(01):167-170.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2.01.060. [7]李凯.CACA胃癌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4):703-710. [8]乌吉斯古楞,张彤,哈斯高娃.肝癌组织TPX2、TUFT1、Vimentin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预测远处转移的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06):543-547. [9]王艳,刘先富,许波,张波.SEC61G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07):1235-1239.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566. [10]Siegel Rebecca L.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2, 72(1) : 7-33. ( V& w( t" v ]# A$ o
( Z8 u) T% `# @ @
& g0 }- N5 S) j! z* {$ e. y8 T往期回顾丨方侨的其他精彩文章 ' a5 }1 j% L6 g$ }% |* K
9 a y* J0 L$ w& z" `3 M }0 I# c0 h+ e" r% t
|